top of page

「 病例分享 - 偏頭痛」 -結構感知學(Osteopathy)

先介紹一下偏頭痛,這算是常見的一種都市病。大多時候是毫無預兆地出現的劇烈頭痛,通常集中在頭的一邊。偏頭痛算是難以忍受的一種頭痛症狀,若出現偏頭痛的時間越來越短,痛楚越來越嚴重,越來越難以用藥物減輕症狀,或於運動後出現偏頭痛的情況,就需要更加注意了。

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藥物,有可能減輕偏頭痛出現時的痛楚和嘔心現象。

一個星期前來了一位新的病人,他有偏頭痛,已經二十多年,基本上每星期都會發作起碼3-4次。

給他做了一次治療,第二次治療約了二星期之後 (他沒時間)。

昨天我忍不住發了個訊息給他。

我問他:「你的偏頭痛現在怎樣?上次做完治療後有覺得好轉嗎?」

他說:「暫時我覺得比較好和放鬆。多謝你的幫忙。」

我再問他:「你這星期有頭痛嗎?」

他說:「還沒有。 (not yet)」 ((外國人,說話精準))

其實我第一次幫他做治療就是把頸的筋膜、頸骨關節舒緩。然後就把頭顱骨舒緩放鬆、當中包括大腦鐮(falx cerebri)和小腦天幕(tentorium cerebelli)的舒緩。

那天我是這樣解釋給這位病人聽:

「我們的頭顱內會不停有液體進出,包括血液、淋巴、腦脊髓液等等。你想像成這是頭顱的呼吸,液體進,整個頭顱骨會稍為擴大,液體退走時會回復正常。頭顱骨是由不同的骨頭組成,骨與骨之間有頭骨縫合,當頭顱骨出現不平衡的情況,影響了正常擴張,等於影響了進入頭顱的循環狀況,就會出現問題了,而你的問題就是偏頭痛。」

頭顱骨出現偏差會引起很多不同情況,隨便舉幾個例子: 相關的精神疾病,情緒問題,眼睛毛病,鼻竇炎鼻敏感之類。 (ps.我用相同的治療方法曾經處理過不多位抑鬱症的病人)

這裡附上一條影片,是顯示頭顱骨擴張和回復的情況

通常一開始會難以理解或相信,但只要願意花時間深入研讀,便會發現這是一個相當完整的理論。市面上有很多書籍,網路上也有很多教學和文章,甚至youtube也有很多相關影片,只要你願意去理解。

其實結構感知學(osteopathy) 對於頭顱骨的研究已經早在1970年由約翰。優普哲醫生 (John E.Upledger,D.O., O.M.M)所提出,然後由歷代不同的醫生研究和發展,當中最出名的是沙特蘭(William SutherLand, D.O),他整理出系統的顱骶骨治療法(CranioSacral Therapy)。

治療方法這世界上有很多,就是舒緩頭顱骨的也有很多方法。到底什麼方法才適合自己的狀況,一般人只能碰碰運氣。作為治療人員,只有不停學習,精進自己的技術和知識,雖然不可能100%每個病人都處理得了,但總算對得起自己和每個病人。

ps. 這一個病人只是一次治療就取得良好效果,是他也是我的幸運。

Wyatt Chung , DO(MP) Sosa Osteopathy Centre 結構感知學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